cover

最后更新时间:2023 Dec 30th

本文基于之前的工作指南做一点点小小的版本更新,提供读者以便利。

又是一年底了,这篇文章本来打算年初就写的,主要还是人生出现了重大升级,导致几乎没有什么个人时间,因此这篇文章一拖再拖。其实想说的也很简单,太长不看版本:新加坡现在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已经不适合作为润的目的地了。

之前那一篇《新加坡工作指南》的结构来说一说后新冠时代的一些变化,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我只挑重点讲,不重要的就参考原文,不再在这里重复了。

MOM Compass

工签

首先EP 的申请起薪来到了5000新币每月(金融行业5500),但这一部分我想最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最新的COMPASS 框架,简单来说就是以后的工签新申请和续签,都需要对申请人进行打分。接下来我们根据MOM 官网的信息简单进行一个说明,具体的还需要大家自己去看 MOM 链接

个人特质部分 企业责任部分
C1: 薪资 C3: 多元化
根据PMETs 表格得到一个分数。

90分位20 分
65-90分位10 分
65分位一下0分
如果候选人的国籍在公司 PMET 员工中所占比例很小,则该标准将给予更多分数。
多元化的国籍组合为公司提供了新的想法和网络,并有助于打造更具包容性和弹性的员工队伍。

少于5% 20分
5% - 25% 10分
25%以上 0分
C2: 学历 C4: 支持雇佣更多本地人
根据MOM 认证的资格

顶尖学府20分
一般本科10分
其他0分
该标准认可为当地劳动力创造机会并建立由本地和外国专业人士组成的互补团队的组织。

本地员工占PMETs 50分位以上的20分
20分位至50分位的10分
20分位以下的0分
加分项
C5: 技能加成 C6: 战略经济优先加成
如果是符合MOM 公布的短缺职业列表(SOL),将获得加分。
短缺列表的同时且候选人国籍占PMETs 的1/3 或更少加20分
仅符合SOL的加10分
与经济机构合作开展雄心勃勃的投资、创新和国际化活动
被全国工会大会 (NTUC) 认可为公司和劳动力转型活动的强有力合作伙伴

名词解释:

PMETs: Professionals, managers, executives and technicians,即具有管理或专业技能的专家
分行业薪资基准列表:https://www.mom.gov.sg/passes-and-permits/employment-pass/eligibility/compass-c1-salary-benchmarks

以IT 行业为例:

Age Required salary for 10 points
(65th percentile of local PMETs)
Required salary for 20 points
(90th percentile of local PMETs)
23 or below $6,021 $8,789
24 $6,291 $9,332
25 $6,560 $9,875
26 $6,829 $10,418
27 $7,098 $10,961
28 $7,368 $11,504
29 $7,637 $12,047
30 $7,906 $12,590
31 $8,175 $13,133
32 $8,445 $13,676
33 $8,714 $14,220
34 $8,983 $14,763
35 $9,252 $15,306
36 $9,522 $15,849
37 $9,791 $16,392

以上所有这些类目中,只要你能在各个类目累计加起来拿到40分,则可以通过EP 的条件审核。

那么上面这些其实看起来还挺抽象的,我举个具体的例子

Case 1:

你是一个通过了本地某中资互联网大公司的面试,那么因为互联网、软件工程师符合C5 里面的SOL,但是大多数都是中国人,你能拿到10分,然后你毕业于某一般本科,加10分。然后C3、C4、C6 都不支持,这个时候你只剩一条路,就是薪资需要拿到90分位,当然这个对于中资互联网来说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问题。

Case 2:

如果你拿不到90分位的工资,你是985什么的特别好的学校毕业,那也能轻松满足40分的需求,不必担心。

工资

简而言之,通货膨胀压力非常非常大,就像我之前在Twitter说的,家庭月收入低于2万新币左右的,完全不推荐现在这个时间点来新加坡,不然你会经历一次生活品质大幅倒退。

唯独工资没怎么涨……

房价

很多媒体说房价近年只涨了34%左右,但是实际上你来了想住condo 那绝对会面临新冠前50%-100% 的房价涨幅,更好的房型、更好的地段涨幅更高。

外国人买房的额外附加税,从25%暴涨到60%,绝对极其劝退的一项,落地即买房,新冠前可能还咬咬牙买一套,但现在绝对是望而却步了。

同时房贷,从新冠前最低可以拿到头两年的0.9% 到了普遍3%-4%这个区间。

生活成本

首先是距离上次更新,GST(消费税)已经从7% 即将(2024年)涨到9%了。由此带来的全面物价上涨,比如公共交通费用上涨,还有食阁也跟着涨,平均一餐要多3-5新币,非常夸张。

再就是什么水电费、物业费、网费手机话费、各项服务费等等等等,全面暴涨,属实是顶不住。

电商什么的依然不算太发达,并没有明显进步。

优点

非要说这两年里发生了什么极大提升在新加坡生活的中国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事情,那我觉得一定要算泰国、马来西亚免签,周末去Johor 变得异常轻松惬意,感谢两国政府。

其他的没有什么更新,主要更新就是贵,什么都贵,贵翻了。
再见2023。